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展会招商 > 专家指导 >
保护地理标志 推动绿色发展
保护地理标志 推动绿色发展
发布时间:2015-06-18 12:00

“这块地里种的是‘青薯168’,平均亩产3000公斤以上。大庄村的村民靠这些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洋芋,每家每年平均收入5万多元,全村半数以上的人家都买了小汽车呢!”近日,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大庄村的一块马铃薯地里,互助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员张生梅自豪地说道。

独特的地理条件、充足的日照,造就了青海省丰富优质、得天独厚的农产品资源。互助马铃薯、循化线辣椒、乐都紫皮大蒜、湟源马牙蚕豆、祁连黄蘑菇……说起这些拥有的地理标志商标的特色农畜产品,每一个青海人都如数家珍。

地理标志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,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、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。

近年来,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按照“政府牵头、工商主导、部门参与、农民受益”的思路,引导涉农企业、协会和农牧民走产业化、品牌化发展的道路,以品牌增加农畜产品价值。2005年8月,青海省农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方案开始实施。2010年,《青海省品牌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出台,提出“对注册成功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最高给予一次性6万元奖励;对注册成功的农畜产品商标每件给予1000元奖励”等优惠政策。2013年,印发相关实施意见,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。

地理和气候环境的独特性,决定了青海省特色品质农畜产品的珍稀性、优质性。在无法增加土地面积、无法提高农畜产品单产的现实面前,如何有效地增加农牧民的收入?

省工商局按照“立足一个资源优势,围绕一个产业链条,抓好一件注册商标,带动一批特色品牌”的思路,以规模大、效益好的农产品商标为重点,以西宁和海东所属县、门源回族自治县、祁连县、贵德县等农业特色鲜明的地区为突破口,推进地理标志培育引导战略,结合马铃薯、油菜籽、蚕豆、辣椒、牛羊肉等产业优势,2007年促成互助马铃薯、湟源陈醋成功注册为青海省首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之后,积极协调农业、畜牧等部门,通过组建行业协会,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进行培育,至今陆续成功注册了循化线辣椒、乐都紫皮大蒜、湟源马牙蚕豆、祁连黄蘑菇等2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

青海省的农牧业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近几年通过结构调整,农牧业经济有了大发展。但是,农畜产品仍处于“一流的品质,二流的包装,三流的价格”的状态,产品附加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。针对这种现状,省工商局强化运作地理标志的意识和品牌理念,加大农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宣传力度,向地方各级党委、政府汇报实施商标富农战略的重要意义,推广好的经验、做法,争取地方政府把商标富农纳入工作日程;以种植养殖大户、农牧区经纪人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对象,通过授课培训、送法下乡等多种形式,讲解地理标志商标知识,推广普及商标法律法规,增强了协会注册地理标志的意识。

注册了地理标志,只有加强使用和管理,才能发挥“点石成金”的品牌效应。青海省各级工商部门通过推广“公司+商标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对已注册的地理标志加强行政指导,宣传品牌优势,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加入,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,进行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营销。

循化薄皮核桃种植地域范围包括循化撒拉族自治县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沿黄谷地,三县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化经营模式,带动了4600户农民种植薄皮核桃,每年核桃种植户可新增收入4350元,总产值达6300万元。

“门源奶皮”地理标志注册后,经许可门源回族自治县伊源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使用,带动奶皮产业迅速走上规模化、精深化加工和品牌化营销的产业发展模式,产量增加,价格上升,农民获益多多。

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显而易见。得天独厚优势的青海农牧业资源,期待更多含金量不菲的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”。

德州百仕达地标产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,均不得转载

酒水流通许可证|食品流通许可证

免费服务热线

400-9848-848

在线客服